logo一言堂

书评:All the Light We Cannot See

书有530页,到第411页的时候,男主角终于见到女主角了。可惜,这时候女主角其实并没见到男主角。大时代,小人物。正义终会战胜邪恶,但总有人要付出高昂的代价。普利策奖获奖小说就是这个调调。

尽量不剧透的简介

All the light we cannot see
All the light we cannot see

这本书的背景是二战。对历史事件,环境地点和文化背景的精确描述能让你有时候误以为这本书是纪实文学,但真实的生活里有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巧合。借用女主人公的话:

Ce n'est pas la réalité.

在历史的漩涡里,小人物们只能挣扎求生,但总有选择摆在你的面前:

  • 面对良知的拷问,我可不可以做遵循自己内心的选择,虽然这选择可能把自己带进万劫不复的地步?
  • 我的能力微乎其微,所有人对我也没有任何期待,那我该不该去承担一些责任呢?
  • 一边是自己生命中最挚爱的人,一边是阴差阳错落在自己肩膀上千钧重担。我如何能找到两全其美的方法?

这本书的作者是Anthony Doerr. 他应该很有名,获奖无数。我在飞机上掏出这本书看的时候,隔壁座位的小伙说这本书他也在看。隔着过道的阿姨掏出自己读的书,居然也是同一个作者写的。你说巧不巧。

优点

构思精巧,文字优美这些话就不多说了。我说几个可能不常提起的优点:

  • 书的章节非常短,每章只有两三页纸,一千词以内。非常适合时间碎片化的当代读者。我就读了整整一个月。
  • 书里的人物也非常爱读书,读的也是我小时候的挚爱,大仲马和儒勒凡尔纳。所以我很容易就和书中人物产生共鸣。
  • 书里的几个次要人物描写的非常细腻。女主人公的父亲,男主人公的好朋友等。就算他们不在主人公的身边,仍然是主人公的指路明灯。

缺点

作为史上最挑剔的读者,我自然要找出书里我不得不说的缺点。

书里一个重要情节和技术有关,就是对电台的定位。在书里的描写中,他们通过两个有一定距离的天线,通过天线指向和三角函数来推演电台的位置。可惜,我二十年前对辐射源定位还是有一定研究的,这样不行。在小型天线,中短波广播的范畴里,天线的等效孔径非常小,指向性非常差,是绝无可能通过三角函数定位出电台的。在现代,定位的方法要靠TDOA (Time Differencial Of Arrival) 和FDOA (Frequency Differencial Of Arrival) 来做,需要不少的数字信号处理,在二战技术条件是不可能的。

上个缺点太技术流了,估计作者真不懂,其实和情节发展也没有必然的联系。下一个就关系比较大了。

书里有一个非常明确的鄙视链:法国人 >> 德国人 >> 波兰俄罗斯人。法国人看德国人明显有一个文化俯视的感觉,甚至和战争无关。这我基本也能理解。但德国人也对法国人也有深深的文化仰视的感觉,这甚至在极端民族主义泛滥的纳粹时代都很明显,这似乎就不太像话了吧。不是说:

Ein Volk, Ein Reich, Ein Führer!

书里法国人没一个会德语,德国人中至少三个操流利法语,其中两个从未接受过系统法语教育,小时候接触到一点就忘不了了吗?而且,纳粹的暴行在法国明显收敛的很多,就像是一帮乡下人进了城极力在装文明人。但到了波兰俄罗斯,德国人就放的开了,甚至有一种毫无理由的恶意:反正这里就是一群蛮子,算不算欧洲还不好说,何必拘束自己呢?

作者对欧洲文化的了解当然比我深的多。我姑且认为这种鄙视链确实存在,也许,作者为了推动情节发展,又故意添油加醋了一些吧。反正纳粹,苏联红军也没人能跳出来表示不满了。

名句摘抄

Are you ever sorry that we came here? ... Did you ever feel like I brought a curse into your life? -- Marie-Laure

You are the best thing that has ever come into my life. ... You rest, and when you wake, I'll be back. -- Etienne

Why else do any of this if not to become who we want to be? -- Werner

Your problem, Werner, is that you still believe you own your life. -- Freder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