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一言堂

微信七宗罪

社交网络的罪性已经有多方讨论。我见到比较全面的评价来自Cal Newport:

社交网络,甚至在一定程度包括所有免费商业移动智能应用,其根本目的是靠出卖你的注意力为作者挣钱。这些公司在这个大前提下不反对改善你的生活,但这既不是他们的目的之一,他们其实也不是很懂。他们非常非常懂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如何利用你的心理弱点,让你沉溺其中。

我们中国人用的最多的微信就是其中登峰造极的一个应用.下面,本文集中分析一下微信是如何在对我们犯罪的道路上与众不同的。

第一宗罪:通讯录

微信和其他通讯软件有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对通讯录的处理。微信为你在服务器端维护一份通讯录,它和你手机上的通讯录并不是一回事.但是,微信可以看你的本地通讯录,自动的迁移数据,而你想把数据从微信通讯录上移植到本地相当困难.另外,虽然微信和你的手机号码绑定,但这个绑定对于你的好友来说是不可见的.你只见到一个微信号,但这个微信号常常是自动产生的,无法记忆.所以你重度依赖于这个微信通讯录.另外,你的好友想和你联络的时候,不能打电话,也不能用其他和手机号绑定的通讯工具,例如telegram, whatsapp等,只能微信.有人可能会为微信辩护说这是保护你的隐私.拜托,你已经把手机号告诉微信了好不好,再多告诉几个联系人又能怎么着,他们再卖你的手机号码,还能卖得过腾讯吗?还有,假如你某一天得罪了腾讯,把你封了,再或者,万一天有不测风云,微信宕机了,你是不是就和很多人失联了呢?

第二宗罪:私聊

老实说,微信的聊天功能做的真是不错,这也是它的最强项.但是,一个很明显的功能遗漏就是点对点加密.在当今技术层面上,点对点加密已经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有PGP, OMEMO等业界标准,也有很多平台专属的私有协议,能保证从你手机到对方手机之间任何人都监听不到你们的通信内容,包括,甚至尤其重点的是聊天平台的运行者,在这里就是腾讯.但是,微信偏偏就不做.所以你我两人说的悄悄话,不仅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还有腾讯知,腾讯还可以告诉政府,商业伙伴,或者自己内部利用等.有人可能会说自己光明磊落,没什么可以瞒别人的,但常识告诉我们,亲如夫妻,父子之间,也还有小秘密,何况用户对一个庞大的腾讯商业帝国呢?

第三宗罪:群聊

我这里的群聊是指短时间内,多人参与的聊天,类似物理生活中的聚会.这其实也是微信的强项.群聊是私聊的扩展,但独特的地方是需要多方积极及时参与,否则就是自说自话,冷场,沟通失败.微信群聊和其他群聊的显著区别包括一,你不知道别人的状态.用过PC端其他聊天工具的人都知道有一个功能是状态提醒,它能告诉你别人是不是还在参与,还是半个小时不动,去上厕所,吃饭,或者睡觉去了.在微信里你甚至不能主动提醒别人你会离开一段时间,当然你可以这么说一句话,但各方无法查询,没有提示.就算最土的IRC,来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也有 /away , /back等命令的存在.另一个其他的工具有,但微信没有的功能是已阅提醒.你可以@一个人,但你不知道对方看了还是没看?所以常常群聊时间会拖的很久,因为你一直在等回复.这段时间你会不自主的去别的群看看,到朋友圈看看,读读公众号,玩玩小游戏,时间就是这么浪费了.而且你一旦开始浪费时间,对方也更容易浪费时间,群聊就不再是群聊,而成了留言板了.这就引出了第四宗罪.

第四宗罪:留言板

留言板是非常重要的应用,从远古的BBS开始,人们就需要一个社区的概念,大家可以长时间讨论一个话题.这里参与的人通常比群聊多很多,但每个人的参与度会低很多.所以很需要保存记录能过后追溯.现在也还有众多的web讨论区,也是这个道理.微信其实并不区分群聊和留言板,但很多人其实把微信群当做留言板用,例如众多的同学群,技术群,美食群等.可惜,作为一个留言板,微信是相当差的.最明显的一个缺陷是讨论不分线索.一个群里一百多人很常见,大家可能聊得不是一个线索,虽然你可以引用某人之前的话,但低参与度情况之下,可能你吃一顿饭回来,群里聊得已经刷了好几屏了,所以很难接回来,最后话题通常不了了之,没有结果.另外一个问题是不管你参与还是不参与,群里所有的信息都发到你手机上,不仅占用流量电量,还强迫你看一大堆不感兴趣的垃圾.一个更合理的设计应该是点开本留言板时再自动更新,并根据本地规则做过滤.最后,当人们形成社区之后,就需要有社区规范.但微信里虽然有群主,群主的控制能力很差,只能踢人.相比之下,很多留言板社区都有相当高级的控制功能,例如短时间禁言,短时间踢人,长时间禁言,长时间踢人,职务代理等.群主还可以设置自动执法的规则,如发言不能过短,不可过长,不能外链,不能图片,视频等等.没有这些,微信上长时间,大规模的群最后都不可避免滑入不健康的地步,就算群主想有所作为也有心无力.在微信群里混久了,不由自主人们会出现思维发散无重点无逻辑化,心理易怒敏感低幼化,行为捣浆糊化,社区酱缸化.是不是这样的用户群才更容易被商业利用呢?

第五宗罪:状态分享

状态分享在社交中其实也很重要.为了维系友情,亲情,你会渴望别人知道你的动态,你也知道别人的动态,并积极互动.可能就是一句话,一个笑脸, 一个自拍,一个短视频,亲朋好友寒暄一句,可能就让你一天很温暖.这里的重点是个性,私密性,时效性,可惜,微信朋友圈实际效果很低.直到今天,朋友圈发一句话,连字体大小都改不了.朋友圈信息虽然可以分组,但分组功能之难用连我这个技术男都不会用,朋友圈时效只有一个全局控制,没有单独控制,没有阅后即焚功能,没有禁止分享功能,更不用提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各种滤镜,视频特技等,比起Instagram, snapchat等都差很多.最后,朋友圈沦为装B圈,卖人设圈,甚至微商圈.每个人都带上面具做人,穿着皇帝的新衣,不停的制造垃圾并消费垃圾.这样,赤裸裸的广告更容易混在其中,为腾讯源源不断地创造价值.

有一定责任感的人,例如我,试图改变这个现状,在朋友圈里发一些真材实料,但这就陷入了第六宗罪.

第六宗罪:信息发布

信息发布就进入了微博的范畴.在微信的冲击之下,微博的使用率爆降,现在成为饭圈基地了.但在微信朋友圈做信息发布,其实是非常糟糕的,还不如微博.信息发布要的就是三点,有效性,大扇出,验真伪,可惜,微信都没有.直到今天,朋友圈无法隐藏已阅,所以在高通量下,你发的朋友圈会很轻易被别人遗漏.你的朋友圈无hash tag,无法被非好友搜索,不能推送到非好友,除非你是专业的,你压根就不可能扇出到很多人.最后,大家都在复制粘贴,没有类似微博的转贴路径信息,你无从溯源,无法判断真伪,最后一定是博眼球的谣言驱逐真相.为了对抗上面几条,我自己建博客,写博客,仅在微信上分享链接,这就引出了另外的严重技术问题,就是微信的内建浏览器是当今所有形形色色的浏览器中最邪恶的.

我本以为,一个内建浏览器不外是一个web view而已,还是平台自带浏览器,只是没有壳.微博就是这样,微信2015年之前也是这样.但当今微信浏览器做了许多动作,全是对用户不利的:

  • 严重违反DNS协议,CDN效果大打折扣
  • 强行禁用很多功能,如弹窗,iFRAME,屏蔽非腾讯系的广告源.
  • 奇特的cache机制,cookie机制,至今找不到官方文档,也无从debug
  • 最后,也是最严重的,就是它完全截获中转了你所有的访问信息,违背了https协议规范,理论上它可以做任何暗箱操作,包括篡改服务器端返回,伪造客户端请求.

我恳求大家,从微信里打开任何外部链接,第一步就是用外部浏览器重新打开,千万不要在微信浏览器里做任何事! 腾讯做这些事,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营造它自己的,基于微信小程序,微信公众号的封闭生态圈.

第七宗罪:公众号

前面这六条,其实说到底还是有利有弊,只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事情.而微信公众号是有百害,无一利,在一个正常的互联网社会压根就不可能出现的事情.说到底,就是政府强行拔高互联网信息发布准入门槛,资本趁机以蝇头小利收买内容作者,通过门户垄断倒逼整个媒体市场,挤压正常的互联网广告市场,无底线剥削用户的注意力和隐私.用户自以为获得了无广告(实际上还是有),无费用的有价值内容,实际上付出了高昂的隐性代价,牺牲了自己的智商,并通过逆向淘汰导致良心媒体逐渐难以生存.我无法要求别人,但我今天要给自己立一个旗子:

我今后不看任何公众号文章,不在公众号平台发表个人文章,不转发推广任何商业公众号内容到任何网络环境,包括微信微博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