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放弃群聊
2022-09-08
周溱
我前文, 还有前文 说了不少我对微信的反感,但搞笑的是我还是每天都花不少时间在微信上。我不是朋友圈两年不更新,也再也不看别人的朋友圈和任何公众号了吗?但是,我还有很多群聊啊。这两天我痛定思痛,决定进入到戒除微信的下一阶段:戒群聊。
但是但是但是...
我在微信上以前可能有一百多个群,这里非僵尸群,即几天之内总会有人说话的还有二三十个。其中,大多数都是过去几十年认识的朋友,他们分布在大大小小不同小团体里。而我呢又总是游走在这些圈子的边缘,最多两三年就飘远了,然后就不怎么联系了。不靠微信群,这些朋友对我不就成了陌生人了吗?
群聊的困惑
群聊貌似让我和不常联系的朋友有了一个简单轻松的沟通渠道。但是,有几个疑惑我一直没能想清楚:
我在跟谁说话?
一个群里,少说十来二十个人,多则上百,有些人我甚至从未见过。当我在群里说话的时候,我是在跟谁说呢?跟所有人吗?有些人你未必在乎,而且他们更不在乎你。如果你就是想和一个人说话,那为什么不找这个人私聊呢?现在微信搞得大家似乎产生了这种社交礼仪,就是直接跟人私聊显得太冒昧。所以有话要在群里说,争取能引起对方的注意。如果稍微大胆一点,还可以 @
对方。但是即使是 @
对方,就真是在和对方说话了吗?
@
一个人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在指桑骂槐。你说的话所有人都看得到,在这种情况下,对方可能会产生反感,你也有可能在道德绑架对方,让他在大庭广众下,不好直接说反对你的话,或者他根本不想参与这个话题的讨论,无端被你拉了进来,也没有仔细看上下文,贸然回复一下,其实被你带到了坑里。这就带来了下一个困惑:
我为什么要说话?
大家可以看一下你自己的群聊,在一个多人参与,时间跨度比较大的群聊,又非僵尸群里,有多少话是:
- 无责任转贴
- 故意挑口水
- 对上述两者的叫好或贬低
在我完全不科学的统计下,一般一个群里以上三者之和占九成,某些群里甚至占九成九。换一句话说,这种群里大家说的绝大多数话其实都是没话找话,如果没人没话找话,大多数群都会变成僵尸群!所以一个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选择在群里说话很有可能并非真的有话要说,而只不过是卖人设,抖机灵,装深沉罢了。
那不说话,光潜水呢?这在某些场景可能确实有意义,例如假如你初中暗恋的女神经常在一个群里发言,你又不好意思找她搭讪,就静静地观察她在群里的啰嗦不也挺好吗?可惜我没有这个需要,而且这种人生也太卑微,就算女神知道了也恐怕是膈应多过欣慰吧。
退一万步,假如你是有些真心话想说,但私聊没有这个动力和相应的上下文,所以就是更愿意在群聊里说,因为这里好像没什么负担。但这就带来了最后一个困惑:
我的意思对方能体会吗?
群聊有一个上下文,所以你无需长篇大论,可以借现有的上下文借力打力。但问题出在这里:群聊的上下文是无线索,无限长的的一列火车。你虽然可以引用一个人的话,但他的话引用的是谁的话这个信息就丢失了。所谓上下文,是指上一条,上一页,还是上面几百条,甚至本群自建立以来就存在的潜规则呢?没有两个人的理解会是一致的。
如果大家对上下文的理解不同,很容易造成对同一句话理解不同。就算你小心翼翼,绕着圈说甚至可能更糟。何况还有人在说无关的话,甚至插科打诨呢?
人们之间真正的理解其实很难,这里有很多层次:
- 我知道你的意思
- 你知道我知道你的意思
- 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你的意思
- ...
理解就像一个洋葱,有很多层,而在一个群聊里由于种种条件制约,你连第一层都做不到,何况后面的层次。
不聊会怎么样
如果真的戒掉群聊,我会不会就会失去很多朋友呢?或许会,或许不会。朋友这种东西,其实也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如果大家已经渐行渐远,何苦多说一些无意义的话,去营造一个假象呢?你觉得你在维持一段友谊,他可能就把你当一个段子手,或更糟。
我戒掉的只是长期群聊。私聊,或临时拉群说一个主题,很快就散了的群聊还是有意义的。虽然这种短期,大强度,不是很多人参与的群聊有更好的途径。
我戒群聊的方法很简单:不退群,但所有超过三天的群全部折叠免打扰。别 @
我,@
我也没用。请朋友们监督,看我能不能管住我的手指。想找我更简单,私聊就行。或者放下手机,用电脑写一篇长一点的邮件,我保证回,而且绝不敷衍。